搜狗百科-台胞在云南做“我国味咖啡”:包谷酒、腐乳风味成“新标签”
中新社昆明10月27日电 题:台胞在云南做“我国味咖啡”:包谷酒、腐乳风味成“新标签”作者 陈静“包谷酒”“腐乳”“稻香”“泡梨”“傣味柠檬水腌菜”“酸而扎实的香料泡酒”……在昆明一个构思园区的咖啡作业室里,刘肇中把这些极具“我国滋味”的标签贴在自己烘焙的精品咖啡豆上。20摄氏度的温暖秋日混合着咖啡粉发出的浓郁香气,当地顾客经过这些标签找到了自己与“进口货”咖啡的味觉联合——“这是我了解的滋味,我喜欢。”我国98%的咖啡栽培面积和99%的咖啡产值都在北回归线穿过的云南省,立体的气候使这儿成为咖啡栽培的“黄金地带”,我国以几许倍数增加的咖啡消费商场也让云南成为咖啡工业开展的“蓝海”。图为10月21日,刘肇中在咖啡作业室里制造咖啡。 中新社记者 陈静 摄来自台湾桃园的刘肇中在云南作业日子近10年,其间8年时刻都与咖啡为伴。开始他仅仅因气候挑选到云南日子,后来和朋友合开咖啡店,从而又对咖啡发生了爱好,全身心投入其间。现在,刘肇中的豆单上已有30多支精品咖啡豆,每年由他烘焙、出售的咖啡豆达1-2吨,可供3-4个小型咖啡店一年的用量。43岁的刘肇中因咖啡与云南发生深沉的联合,并决议在此度过余生。“咖啡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,它和土地休戚相关,又充满了构思。”刘肇中说,8年来,他看望了云南普洱、保山等咖啡栽培基地,寻觅高品质咖啡豆,与年轻一代咖啡从业者共享沟通。他感触过高原山区自酿酒的辛辣蛮横,品味过西双版纳“小包谷”的幽香甜糯,难忘普洱野生甜菜的新鲜甜美……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”,在海拔高差超越6500米的云南,各种食物的极致气味、滋味给刘肇中留下深刻印象,云南人的热心、洒脱、容纳也让他赏识和喜欢。“在咖啡的传统教育中,一般以西方食物来描绘它的风味。”刘肇中共享了一个改动他观念的故事。几年前在普洱的咖啡庄园和年轻一代咖啡从业者沟通时,他和平常相同用“红酒”“芝士”“榛子”等来描绘咖啡的口感。图为10月21日,刘肇中在咖啡作业室里品味刚刚冲好的咖啡。 中新社记者 陈静 摄一名小伙直言,“芝士是什么滋味,我没吃过。但我觉得这个滋味很像腐乳,为什么不能说它是腐乳味的?”“这句话击中我的魂灵,也让我才智到我国新一代咖啡人的勇气和立异。”刘肇中说。尔后,在云南乡土中浸染多年的他也会不自觉用“包谷酒”“腐乳”来描绘咖啡的风味,也渐渐有了他豆单上越来越“我国味”的各式味觉标签。很长一段时刻里,云南咖啡豆简直与“没有深加工、没有品牌、没有规划、没有商场”等标签挂钩,贱价出口加工后高价卖回国内,没有商场定价权,更没有议价权。近年来,跟着咖啡工业的快速开展以及“精品咖啡潮”的推进,高品质的云南咖啡豆被雀巢、星巴克等国际品牌面向“台前”。在昆明,遍及街头巷尾的咖啡店里也少不了云南本乡的精品咖啡。“很多人说云南的咖啡豆欠好,我想用举动告知他们不是这样的。”刘肇中烘焙了一款纯云南咖啡豆并取名“云南好”,“香气口感浑厚,甚至连咖啡因的苦都是静静的低沉柔软”。“云南好”是刘肇中卖得最好的一款精品咖啡豆,他还研发了另一款升级版的纯云南咖啡豆“好云南”。他对云南的喜欢,也深深埋藏在这两款咖啡豆中。“作为一个我国人,经过‘我国滋味’咱们才干愈加‘读懂’咖啡,和咖啡发生情感联合。”刘肇中以为,再过二十年,我国咖啡工业愈加老练时,一定会呈现一群风趣的我国咖啡人,信任他们会用自己的方法,把有“我国滋味”“我国特色”的咖啡和全世界共享。责编:张靖雯